投稿须知
  1 《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》为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、中国药 理学会和中国毒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性刊物,双月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。编辑部设在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。本刊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...

Cr(VI)对肝细胞线粒体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与能量代谢障碍的关系

作者: 邹悦 ; 钟才高 ; 曾明 ; 刘新民 ; 肖芳 ; 李鹏 ; 杨渊

关键词: 铬 肝细胞 线粒体 能量代谢 腺苷三磷酸酶类

摘要:目的探讨Cr(VI)对肝细胞线粒体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与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相互联系。方法用Cr(VI)2,8和32μmo·L-1分别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胚L-02肝细胞24h后,用细胞总RNA提取试剂盒分离RNA,线粒体ATP酶6和ATP酶8mRNA表达水平用逆转录-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(qRT-PCR)测定;细胞ATP含量、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V活性与细胞活性氧(ROS)含量分别用化学发光法、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,Cr(VI)2,8和32μmol·L-1使ROS显著升高(P〈0.05);与正常对照组相比,Cr(VI)2μmol·L-1可使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增高(P〈0.05),Cr(VI)8和32μmol·L-1使之明显降低(P〈0.05);而呼吸链复合体酶V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均随Cr(VI)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(P〈0.05)。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与呼吸链复合体酶V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呈正相关(r=0.858,0.795,0.809,0.766,P〈0.01),与ROS水平呈负相关(r=-0.738,-0.801,P〈0.01)。结论Cr(VI)能诱导肝细胞ATP酶6和ATP酶8基因表达水平改变,导致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V活性及细胞内ATP含量降低。


上一篇:增殖诱导配体-siRNA/类脂质体复合体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
下一篇:硫酸黏菌素对小鼠坐骨-胫神经毒性作用的电生理表现

版权所有:军事医学科学院   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  邮编:100850